莎士比亚:中国舞台百年

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生用英语演出了《威尼斯商人》,从此将莎士比亚引入了中国舞台。2004年,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英语专著,书名就叫《莎士比亚在中国的舞台实践》(SHASHIBIYA: Staging Shakespeare in China),专门对这百年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。

书籍的作者是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的讲师李如如(Li Ruru)。书中一共分析了11个个案,涉及传统话剧、戏曲和实验戏剧。阅读这百年的莎士比亚演出史,就好像在重温中国历史,从莎士比亚这个16世纪的英国人身上,清晰地反映出了中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变迁。

改编自《麦克白》的昆剧《血手记》

《威尼斯商人》无疑是中国观众接受程度最高的作品,它不仅是历史上第一部搬上中国舞台的莎士比亚戏剧,也是“文革”后首先开演的莎剧。当1980年在北京上演时,尽管有评论认为它格调不高(剧中有接吻情节,及某些台词“低级庸俗”),但还是获得了巨大成功,后来还在各地进行了巡回演出。它受欢迎的原因可能与20世纪商人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不断提高有关,另外早年演出时,它还曾被改名为《女律师》、《一磅肉》等,这多多少少也反映了当时中国观众对这出戏的解读。

真正能反映出莎士比亚与中国人的融合,无疑是戏曲的改编,书中详细分析了改编自《麦克白》的昆剧《血手记》。改编后,这出戏被归入了“武戏”,所有的风俗都得到了很好的“中国化”。一个典型的处理是,当表现麦克白夫人盛怒时,女演员就不停地挥动长长的水袖。

近年排演的莎剧多具实验性

法国著名批评家罗兰·巴特曾说过,作者并没有优先权,任何读者都有从作品中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自由。2000年后的三部莎剧改编作品无疑很好地说明这一点。

它们分别是熊源伟的话剧《哈姆莱特》(香港上演)、林兆华的话剧《理查三世》(北京上演)和吴兴国的京剧《李尔王》(台北上演)。这三出戏虽然上演的地点不同,但有着某些内在的共同性。它们都是实验戏剧,都没有得到正规的剧团演出预算的支持,都强烈反映了导演的个性。

《哈姆莱特》被改编成发生在现代社会的故事,哈姆莱特本人象征现代人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。《理查三世》则将表现重点从理查三世的残忍,改为对犯罪缺乏警惕就会成为凶手的帮凶,同时加入大量游戏,使原剧凝重的气氛变得轻松。《李尔王》的改编最富有戏剧性,吴兴国的剧团有财政危机,已经关门两年了,等他再得到资助以后,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用《李尔王》来反映他自己的状况。为了节省经费,同时也是作为戏剧实验的探索,他将《李尔王》改为独角戏,一个人扮演戏中的十个角色。

从这三出戏反映的一个现实就是,虽然经费很难筹措,但是,莎士比亚戏剧依然很活跃,只是不再作为某种外在文化的载体,而是越来越多的带有实验性和反映导演本人的思想。和一百年前一样,中国的戏剧家依然在用莎士比亚在戏剧世界中向前探索。